《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2-2014
5.1 采光、通风
5.1.1 旅馆建筑室内应充分利用自然光,客房宜有直接采光,走道、楼梯间、公共卫生间宜有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
5.1.1 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可以节约能耗、保证客房的室内环境质量,走道、楼梯间和公共卫生间的自然采光和通风还有利于通行安全,有利于消防的自然排烟。
5.1.2 自然采光房间的室内采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 50033的规定。
5.2 隔 声
5.2.1 旅馆建筑的隔声减噪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的规定。
5.2.1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第7章是专门针对旅馆建筑提出的规定指标,其中,第7.1.1条明确了旅馆建筑各房间的室内允许噪声级;第7.2.1条规定了客房之间的隔墙或楼板、客房与走廊之间隔墙、客房外墙(含窗)的空气隔声标准;第7.2.2条规定了客房之间、走廊与客房之间以及室外与客房之间的空气声隔声标准;第7.2.3条规定了客房外窗与客房门的空气隔声标准;第7.2.4条规定了客房楼板撞击声隔声标准;第7.2.5条规定了客房及其他对噪声敏感的房间与有噪声或振动源的房间之间的隔墙和楼板的空气声隔声性能标准;第7.2.6条规定了声学指标与旅馆建筑等级的对应关系;第7.3.1条对旅馆总平面设计提出了隔声减噪设计规定,明确了电梯井道不应毗邻客房和其他有安静要求的房间;第7.3.2条规定了客房及客房楼的隔声设计措施和控制指标数据。
5.2.2 客房附设卫生间的排水管道不宜安装在与客房相邻的隔墙上,应采取隔声降噪措施。
5.2.2 卫生间的排水管道设在与客房共用的隔墙上,其作为传声物体会引起共用墙体的振动而直接向客房居室辐射噪声;近年来,卫生间排水采用PVC塑料管道制品,其隔声性能比铸铁管差,应采取在排水管道外包隔声、隔振材料或砌筑管道井等措施,有效降低管道排水时的噪声辐射。
本规范中的四级、五级旅馆执行《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规范条文中的特级标准,本规范中的三级旅馆执行《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规范条文中的一级标准,本规范中的二级、一级旅馆执行《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规范条文中的二级标准。
5.2.3 当电梯井道贴邻客房布置时,应采取隔声、减振的构造措施。
5.2.3 本条对电梯在旅馆客房层平面布局中的位置,提出了相关的限定条件。电梯机房设备产生的噪声、电梯井道内产生的振动、共振和撞击声对旅馆其他使用房间干扰很大,尤其对最需要安静的客房的干扰更大。考虑到我国旅馆建设的实际情况,当受到条件限制时,电梯存在不得不紧邻客房布置的情况。因此,本条适当放宽了特定条件。
5.2.4 客房内房间的分隔墙应到结构板底。
5.2.4 应避免房间隔墙只设到吊顶底或仅高出吊顶,这种房间隔墙的设置方法使得相邻公共走道、客房及卫生间的声音通过吊顶以上的空间相互影响,因此本条文规定房间的隔墙必须到直接上层的结构板底。
5.2.5 相邻房间的电器插座应错位布置,不应贯通。
5.2.5 位于相邻客房的插座贯通设置,会造成相邻客房的声音通过插座相互传递,影响客人的私密性;此类看似很小的细部处理,会严重削弱隔墙的隔声性能。
5.2.6 相邻房间的壁柜之间应设置满足隔声要求的隔墙。
▲ 收起条文说明
5.2.6 相邻房间壁柜之间的隔墙不可简单的采用木板相隔,应设置隔墙,选用隔墙的墙体材料必须满足隔声标准要求,隔声量应≥40(dB)。
5.3 防潮与防水
5.3.1 厨房、卫生间、盥洗室、浴室、游泳池、水疗室等与相邻房间的隔墙、顶棚应采取防潮或防水措施。
5.3.2 厨房、卫生间、盥洗室、浴室、游泳池、水疗室等与其下层房间的楼板应采取防水措施。
5.4 室内空气质量
5.4.1 旅馆建筑室内装饰装修材料的选择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的规定。
▲ 收起条文说明
5.4.1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将民用建筑根据室内环境污染的不同要求,划分为两类,旅馆建筑定为Ⅱ类民用建筑工程;本条是强制性条文,即旅馆建筑选用的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是造成室内环境污染的重要污染源,必须符合《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规定的指标。
5.4.2 旅馆建筑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限量应符合表5.4.2的规定。
▲ 收起条文说明
5.4.2 本表数据摘自《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室内空气中的氡、游离甲醛、苯、氨和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CO)等污染物对人体影响很大,必须对其浓度加以控制。表中氡的浓度与旅馆选址所在区域土壤有关,应要求建筑场地土进行氡浓度或土壤氡析出率测定,并提供相应的测定报告,可采取建筑物底层地面抗开裂措施并按照地下工程一级防水要求对基础进行处理。游离甲醛、苯、氨和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CO)主要来源于室内装修材料中的人造板、胶粘剂、涂料等,故室内装修应采用E1类人造木板,不应采用聚乙烯醇水玻璃涂料、聚乙烯醇缩甲醛涂料和树脂以硝化纤维素为主的,溶剂以二甲苯为主的水包油多彩内墙涂料,不可采用107胶粘剂等聚乙烯醇缩甲醛胶粘剂。混凝土外加剂、水性阻燃剂、防火涂料、防水剂、防腐剂等水性处理剂均含有大量的甲醛和氨,应控制这些材料的相关指标,保证室内的环境质量不受污染。

- 关注绿维文旅
微信号:lwcj2005
公众号:绿维文旅 - 创意经典·落地运营
文旅康养·特色小镇·乡村振兴开发运营服务商
好创意、可落地一流规划在绿维
新鲜资讯、原创观点、专题研究、实战案例,每天精选分享
相关阅读
- ·如何成功打造会议度假酒店?2019-06-19
- ·酒店策划|如何打造特色性十足的度假酒店?2019-06-19
- ·白马山望仙崖景区仙居茶山酒店2019-06-19
- ·度假酒店综合体与一体化筹建2019-06-19
- ·度假酒店设计:四大要素八大手法2019-03-23
- ·度假酒店设计四部曲是什么?2019-03-15
- ·地域文化元素符号在度假酒店设计中的运用2019-01-23
- ·酒店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内容及要点2019-01-23
旅游运营回答
- 特色小镇的发展架构有哪些?
- 1、以特色产业为引擎的泛产业聚集结构特色小镇主要聚焦自身优势的特色产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