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早:全域旅游大有可为

2016-03-04 中国旅游报 标签:全域旅游

(四)顺应全民旅游、自助游、自驾游趋势的时代要求

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旅游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对旅游目的地的视角、评价标准与以往大不相同。2015年,国内游已达40亿人次,人均出游接近3次,旅游已成为居民日常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成为人民群众享受休息权的一个重要体现。而出游方式上,自助游超过85%,自驾游超过60%,甚至很多人在体验出境自驾游,他们出游不再像以前那样,由旅行社指定和安排怎么走、怎么游,而是自己决定游什么、去哪游,怎么住、住哪里,买什么、在哪买,吃什么、在哪吃。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民用航空等现代交通,以及现代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又加速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旅游方式的深刻变革。一个区域的旅游质量、口碑,不单单取决于旅行社、酒店、景区等服务质量,而是由整个区域的综合环境决定的。推进全域旅游要求我们跳出单一的景点景区、饭店、宾馆的格局,从全域整体优化旅游环境,优化旅游的全过程,配套旅游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和旅游服务要素。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满足人民群众的旅游需求,才能切实提升广大旅游者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才能将旅游业真正发展成为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五)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

推进新型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旅游作为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容量大、综合效益高的综合产业,已成为优化区域布局、统筹城乡发展、促进新型城镇化的新增长点。通过发展全域旅游,可以加快城镇化建设,有效改善城镇和农村基础设施,促进大城市人口有序地向星罗棋布的特色旅游小城镇转移;可以聚集人气商机,带动生态现代农业、农副产业加工、商贸物流、交通运输、餐饮酒店等其他行业联动发展,为城镇化提供有力的产业支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使农民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就地市民化;通过发展全域旅游,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真正建设美丽乡村;实现城市文明和农村文明的直接相融,促进农民在家就能开阔视野,提升文明素质,加快从传统生活方式向现代生活方式转变。

发展全域旅游,将有效推进农村改水、改厨、改厕。我们抓厕所革命,不能限于旅游厕所,而是提倡城乡都要进行厕所革命。如果仅抓旅游厕所革命,还只是小旅游的格局,是景点旅游模式,而城乡全面推进厕所革命,才是大旅游的格局,是全域旅游的理念。

(六)全面提升旅游国际竞争力的规律使然

旅游业对全球经济发展贡献已超过10%,对全球就业贡献也超过10%,早已成为世界重要产业。当今世界,各国都在强化旅游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强化本国旅游的国际竞争力。美国制定并实施《国家旅行和旅游发展战略》,日本实施“观光立国战略”,韩国确定了战略性观光旅游产业培养方案,法国实施旅游质量计划,西班牙、德国、英国、俄罗斯、巴西、印度、南非等众多国家也纷纷实施国家战略,优先发展旅游业。我们在发展入境旅游之初,刚打开国门,大多数外国人和海外华人,主要是来看老天爷留给我们的自然遗产、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经过几十年发展,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世界交流越来越深入,现在入境游客更加希望与当地进行更加深入的交流交往,期望深入体验社区、学校、医院等。游客对一个地方的评价也不再限于景点景区、宾馆饭店和导游、服务员,而是更重视对一个地方风土人情、居民素质等整体环境的评价。推进全域旅游有利于满足这种需求。

全域旅游在国外有成功经验,在国内有实践基础

现代旅游业发端于欧美国家,其旅游发展很早以来就具有全域特点。

法国的全域旅游突出体现在都市旅游、乡村旅游一体化发展上。上世纪70年代中期,乡村成为法国旅游热点。农民除了种地外,还可以接待旅游者、与人交流、增加收入,这种模式的乡村旅游之后逐渐在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流行。法国的乡村旅游体现了全域旅游特征。一是基础设施建设全域覆盖,法国政府非常重视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致力于便捷交通和完善设施等基础性工程。重要的大村庄有快速列车可以到达,停车场设施完备,标识系统完善,超市、医院、图书馆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齐全。二是旅游产品的原真性与独特性。法国强调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乡村景观的保护,这既是乡村区别于城市的重要特征,也是其自身发展的根基;注重乡村地区地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包括当地的民风民俗、建筑特色、生产生活习惯、邻里之间的社会交往等。三是政府扶持和财政投入。法国乡村旅游一直在政府支持下发展,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行业协会及其他民间组织的成立,行业自律行为也逐步产生作用,政府的管理职能弱化,而监管职能加强,各地方政府继续履行监督检查的职责。为使农村民居适合“家庭接待服务微型企业”的标准,法国政府提供经费资助以促进维护与修缮。农民可以加入法国农会的“欢迎你到农庄来”(Bienvenue à la ferme)网络,或加入“农民接待”(Accueil paysan)等民间协会组织,政府规定,只要业主遵守利益相关者的约定,家庭旅馆在建设后达到三稻穗(相当于酒店业里的三星级)标准,10年中每年向公众开放6个月,就可以得到政府家庭旅馆修缮补助津贴,补助津贴大约占总投资额20%-30%。法国政府还成立了乡村旅游常设会议机构来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2003年成立部际小组,在全国规划自行车道和绿色道路。

西班牙的全域旅游是在应对“阳光与海滩”模式结构性问题中逐渐发展起来的。西班牙长时间实行“阳光与海滩”模式,涉及西班牙地中海沿岸、巴利阿里群岛和加纳利群岛。但到了2010年以后,这一以海岸、酒店、景点为主的点式发展中的结构性问题开始凸显。表现在:“阳光与海滩”旅游模式虽然对国内生产总值、就业和税收方面的贡献增长,但这种增长耗费了大量机会成本、环境和土地资源,特别是旅游酒店、房地产过度扩张超出自然资源生态承载力,对自然环境损害明显,出现严重的价格竞争和低廉航空。实践表明,传统的“阳光与海滩”点式发展已经失去了竞争力,游客数量上升,但旅游收入却递减,其停留时间、占用水平、过夜人数和每个游客的平均收入、平均费用均下降。同时,调查显示,随着收入的下降,这些地区酒店的服务水平随之下降。这种盈利能力的下降不仅影响到旅游业,也影响着西班牙旅游目的地的整体经济。针对这种情况,西班牙着力将旅游从点式发展向城市、区域综合环境转变,实施《西班牙沿海计划》,在帕尔马湾、提拉哈纳的圣?巴托洛梅、拉?克鲁斯港口和太阳海岸及马略卡的马加鲁夫区域实行全面转型。具体包括制定及实施新的战略,推出完整系列的产品,以吸引更高要求和消费力的游客,延长其逗留时间,使其避开旺季出行,提高现有资产的使用率,减少土地、能源和自然资源的消耗;加强住宅建筑、各种旅游设施和公共设施;推动融资、旅游政策与地域规划、城市规划和环境之间的协调。

国内方面,很多地方已经开始了积极实践。我们于2015年7月在四川阿坝州调研了解到,该州抓住灾后重建机遇,开始探索“全域景区”建设,提出建设九寨黄龙世界自然遗产精品旅游区、四姑娘山?卧龙大熊猫家园户外天堂旅游区、中国汶川映秀震中旅游区、羌族民俗风情旅游区、嘉绒藏族民俗风情旅游区、冰川?草原国家公园旅游区等六大旅游产业区,架构起了突出区域特色和景观特点、覆盖全州、利于组合产品和线路的全域旅游统筹新布局。加快建设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完善旅游信息、游客咨询服务中心、游客休息站等服务网络,提高标准化、人性化的服务水平,全面提升旅游企业、景区和重点旅游城镇的服务接待能力,特色魅力乡镇和精品旅游村寨星罗棋布,有效连接起各个高品位、多类型的景区点,以“拓景扩容、增量提质”为核心。全州旅游有序发展的新格局初现端倪。

苏州市提出“城市即旅游,旅游即生活”的理念,强调“大空间”,把整个城市作为最大景区、最美旅游目的地整体建设,丰富苏州在游客心目中的印象和记忆。强调“大产业”,做好“旅游+”这篇大文章,跳出旅游看旅游、抓旅游,推动旅游与“五化同步”相结合,加快旅游同工业、农业、文化、教育等深度融合,实现苏州旅游业整体从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效的扩大转变。强调“大市场”,进一步突出游客需求导向,对传统特色产品进行再包装、深挖掘,对新兴产品重研发、强开拓,满足多层次、多元化的旅游消费需求,让游客各取所需、各得其所。强调“大服务”,在交通、食宿、城市管理等方面多管齐下,真正把游客当成市民,让他们宾至如归、流连忘返。

浙江省从推动全省经济转型升级和城乡统筹发展大局出发作,规划建设一批特色小镇,以新理念、新机制、新载体推进产业集聚、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按照要求,每个特色小镇原则上3年内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亿元左右(不含住宅和商业综合体项目),金融、科技创新、旅游、历史经典产业类特色小镇投资额可适当放宽。所有特色小镇被要求建设成为3A级以上景区,旅游产业类特色小镇则要按5A级景区标准建设。

桂林“两江四湖”建设,是全域旅游发展的较早探索之一。“两江四湖”工程是集城市水系梳理、防洪排涝、环境整治、城市建设、文化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于一体的综合工程,将城市景观文化拓展成为全域旅游,实现了城市旅游的创新突破,既做好城市防洪防涝、排污,改造旧城,优化城市风貌,更激活了城市旅游,提升了“两江四湖”沿岸的商业和土地价值,实现了多功能融合,可谓一举多得。桂林是全国最早取消公园门票的城市之一,还在城市中心区进行过公交车免费的改革,探索破除城乡交通分割、旅游分割的体制壁垒,推进城乡旅游一体化,进而加快城乡全面一体化进程。桂林阳朔县同样是一个全域旅游模式,统筹城乡旅游资源和社会资源,实现从旅游中转站向旅游目的地的转变,成为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推荐的“休闲度假最佳旅游目的地”。

海南省琼海市提出实施田园城市、幸福琼海战略,将全市当成一个5A级景区来建设。根据各个镇的人文特点、产业特色和自然禀赋进行个性化的规划设计,逐步把12个镇建设成“一镇一特色、一镇一风情、一镇一产业”。依托国家农业公园和风情小镇建设,琼海以旅游业为龙头发展第三产业,带动第一、第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通过田园小道、景观通道、慢行车道等配套设施,把景点、公园、村庄、民居风情、生态景观等串联起来,使全市成为一个田园式大景区。这个景区没有边界、没有围墙、没有门票,主客共享、居旅相宜,农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乡村旅游建设不砍树、不拆房、不占田,演奏一曲委婉动听的田园小夜曲,描绘一幅美丽的山水画,不断把更多游客吸引到老百姓家中,成为农村转型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载体,实现就地城镇化、就地现代化,达到“城在园中、村在景中、人在画中”的境界,让市民感受乡村田园气息,让农民享受城市生活品质。

去年八月,我们在安徽省黄山市调研时了解到,该市徽州区将旅游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把发展旅游业作为产业富民战略的重点,围绕“调转促”,通过发展全域旅游,推进乡村旅游转型升级。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坚持旅游文化一体化发展,推动旅游转型升级,全区旅游亮点纷呈,民俗体验游,古道徒步游,摄影赏花游,研学游,养身游等一批旅游产品和业态正在兴起,以乡村观光为基础、文化体验为特色、休闲度假为重点的乡村旅游新产品新业态已经逐渐形成,取得了良好综合效益。

河南省栾川县提出了“全景栾川”的发展思路,提出全区域营造旅游环境,全领域融汇旅游要素,全产业强化旅游引领,全社会参与旅游发展,全民共享旅游成果,通过旅游业的引领发展,努力建设宜游、宜居、宜业的美丽栾川、幸福栾川。该县规划了全域旅游建设的主要载体:游客服务集散中心、生态景观廊道、精品度假区、特色庄园(农庄)、风情小镇、旅游新业态、深度游线路等,发展成效也很明显。


本文关键字:全域旅游 查看更多

关注绿维文旅
微信号:lwcj2005
公众号:绿维文旅
创意经典·落地运营
泛旅游规划设计机构
文旅康养·特色小镇·乡村振兴开发运营服务商

好创意、可落地一流规划在绿维

新鲜资讯、原创观点、专题研究、实战案例,每天精选分享

四甲广告
数字文化馆
乡村振兴
主营业务

旅游运营回答

如何做好旅游策划
第一, 精准的定位旅游景区定位,是景区开发的第一步,也是为旅游景区开局找魂的[详情]
特色小镇如何运营
1,运营体系一定要走在小镇实施的前边。只有将运营工作前置,小镇的生命机能才[详情]
特色小镇的发展架构有哪些?
1、以特色产业为引擎的泛产业聚集结构特色小镇主要聚焦自身优势的特色产业;[详情]
十四五应该如何编制?
为编制好地方“十四五”规划纲要,绿维文旅认为可以采取如下七大编[详情]
旅游运营与地产开发杂志
旅游运营与地产开发电子期刊

专题导航:旅游规划|旅游策划|景区提升|全域旅游|特色小镇|乡村旅游|田园综合体|温泉规划|景区规划|旅游小镇|主题公园|度假区规划

扫一扫 订阅“绿维微信电子刊”
旅游·小镇·乡村振兴
收藏干货,共享案例
官方微信账号:绿维文旅lwcj2005

中国旅游规划四甲级资质单位-北京绿维文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网络营销支持:北京绿维商业管理有限公司

规划设计咨询热线:400-068-8099 Email:web@lwcj.com 邮编:100007 绿维创景联系方式,策划、规划、设计等项目咨询QQ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北大街107号科林大厦D座 京ICP备12033662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7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