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早“治旅方略”:10大新行动
治旅方略十大行动(二)
六、大力开发新产品新业态,促进旅游消费转型升级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旅游需求的升级,除了模仿型、排浪式的大众化旅游消费,个性化、多样化的旅游消费需求也在迅速增加。目前,旅游产品结构不适应旅游市场结构的态势日益明显,高水平、高质量的休闲度假类产品奇缺。这既不能充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也制约了旅游业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传统产品升级和丰富新产品新业态摆在突出的位置,推动旅游产品结构由观光为主,向观光、休闲、度假复合发展转变,推动三大市场全面发展。
七、打破地区藩篱,推进区域旅游一体化
区域旅游一体化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顺应这一规律,有利于优化旅游产业空间布局,培育新的国家旅游品牌,促进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要围绕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结合旅游业发展的需要,打破行政区划约束,构建一批发展潜力大,综合带动作用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旅游区域。
八、开拓旅游外交,构建旅游对外开放新格局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旅游作为增进民间交往,促进民众感情交流的重要载体,在国家外交中正在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过去由于国际旅游市场规模小,使得我们很少从大外交的角度来审视我国的入出境旅游。现在每年我国近2.5亿人次的入出境市场规模,已成为我们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加强与世界联系的重要平台,已成为新阶段我国对外交往合作的重要内容。旅游行业要在国家开放新格局中,主动作为、主动发声,服务国家整体外交、服务旅游产业发展、服务游客消费需求,努力开创旅游对外开放新局面。
九、深化旅游体制改革,为旅游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改革没有休止符。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确定的各项改革正在深入展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当前许多改革都直接或间接地关乎旅游业的发展,因此,我们既不能做只谈旅游不顾其他的“井底之蛙”,也不要有“小马拉大车”的怨妇心态。我们必须看到,旅游业发展的最大机遇蕴藏在转方式、调结构之中,最大动力隐含在全面深化改革之内。实践证明,消费的大众化凸显了旅游业的经济社会地位,创新发展为旅游业的再次腾飞带来了契机,秉承人民主体的改革为旅游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因此,我们必须把改革思维、改革措施贯穿到各项工作之中,坚持综合改革与专项改革并举,体制突破和政策保障共推,发挥旅游改革对旅游发展的引领作用,为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保证。为切实抓好旅游改革工作,国家旅游局刚成立旅游业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将在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领导下,推出一系列重点改革举措。
十、积极主动融入互联网时代,用信息化武装中国旅游业和社会管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世界已经全面进入信息化时代,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深刻地改变着世界的面貌,同样也深刻地改变着旅游业的运行方式。“春江水暖鸭先知”,传统旅游企业已经深切感受到信息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新兴旅游企业也正在通过信息化改造传统旅游经营模式。相对于旅游产业信息化的加速发展,旅游行政部门还基本处于“刀耕火种”,靠“人海战术”进行管理的原始阶段。时代已经变了,我们不能再“因陋就简”、“抱残守缺”,守着过去陈旧的管理方式不放,而应该给我们的管理“插上信息化的翅膀”,与时俱进,主动融入信息化变革、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全面革新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水平。
本文关键字: 查看更多

- 关注绿维文旅
微信号:lwcj2005
公众号:绿维文旅 - 创意经典·落地运营
文旅康养·特色小镇·乡村振兴开发运营服务商
好创意、可落地一流规划在绿维
新鲜资讯、原创观点、专题研究、实战案例,每天精选分享
相关阅读
- ·王功权、李一兵、张晓军谈“民宿热”背后的残酷商业真相2019-09-29
- ·王兴斌:冬天要来了,多少城市的夜经济还能继续火爆?2019-09-26
- ·文化和旅游部李金早:当今中国旅游五大关键词2019-09-19
- ·故宫在改变,文旅融合也应该做出改变2019-02-18
- ·无创新,不未来,旅游业未来创新四大重点!2019-01-21
- ·未来十年旅游业八大猜想2019-01-21
- ·全国著名产业专家到东安考察文化旅游体育产业发展情况2019-01-10
- ·特色小镇要“特而强”2019-01-10
- ·文旅融合打破景点同质化竞争僵局2019-01-09
- ·戴斌:绘就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新蓝图2019-01-09
旅游运营回答
- 特色小镇的发展架构有哪些?
- 1、以特色产业为引擎的泛产业聚集结构特色小镇主要聚焦自身优势的特色产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