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采取系列举措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
新闻链接
新闻链接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一直把推进城镇化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来抓,按照“做强大城市、做优中小城市、做特乡镇、做美农村”的思路,相继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采取一系列有力举措,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城镇建设和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到2011年,全省城市发展到19个(包括1个特大城市、1个大城市、7个中等城市、10个小城市),建制镇发展到583个(包括118个城关镇),城镇建成区面积达1458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达到1704万人,城镇化率达到36.8%,基本形成以昆明特大城市为依托,以玉溪、曲靖、大理、红河区域中心城市,州(市)政府所在地和设市的城市、县城、中心集镇、边境口岸城镇为基础的城镇化发展格局,城镇功能逐步完善,城镇面貌有了很大改观,人居环境、发展环境不断改善。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由于历史、经济、社会、自然等诸多方面的原因,我省城镇发展水平较低的状况还远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一是城镇化发展水平总体滞后。从城镇人口数量看,目前统计的1704万城镇人口包括了427万在城市工作半年以上、户籍在农村的农民工及随迁人口,这部分人并未真正融入城镇、享受城镇居民的公共服务,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居民。从城镇数量看,建制镇和建制市分别仅占全国总数的2.89%和2.96%。从城镇规模看,大部分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常住人口仅为10至30万人,县城多为2至5万人,建制镇多为1万人以下,城镇规模小、综合实力不强、辐射带动能力弱。从城镇化质量看,发展中“重地上轻地下”、“重硬件轻软件”、“重短期轻长期”等问题突出,城市功能不完善、不协调,城市管理水平相对滞后。
二是城镇化发展方式粗放。城镇化过程中过度依赖低成本的资源进行数量扩张,2001年至2011年,全省城镇建成区面积增长90.09%、城镇人口增长30.78%,土地的城镇化大大快于人口的城镇化。一些城市发展超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人口、土地、资源、环境的矛盾突出。
三是城镇空间分布不尽合理。我省城镇空间分布呈现“T”形集聚型,中多边少、东密西疏。“T”形南北向城镇集聚轴主要覆盖昆明、曲靖、玉溪、楚雄、昭通、红河、文山、德宏等州市,设市城市比重达70%以上,总体呈现滇中地区城市多,周边城市少的基本格局。以云岭东侧和元江为界,东部有1个特大城市、1个大城市、6个中等城市和全省近2/3的城镇,滇西地区仅有1个中等城市和全省近1/3的城镇。
四是城镇化发展的产业支撑不强。我省工业化不发达而城镇化发展水平又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发展水平,导致工业化、城镇化与服务业的发展没有形成良性循环,产业集聚带动社会分工深化细化不够,人口城镇化滞后导致需求拉动力不强,一些中小城市、小城镇产业发展和集聚缺乏支持,造成产业发展吸纳就业的能力比较弱。
五是城镇化过程中城乡矛盾突出。一些地方城镇化发展缺乏统一规划,城市发展和农村发展“一头重、一头轻”,反哺农村力量薄弱,没有达到提升农业、富裕农民、建设农村的效果。
六是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亟待破除。一些地方随意调整规划,规划的约束性不强。土地管理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户籍管理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滞后,制约公共资源在城乡的优化配置和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合理流动,影响城镇化的健康有序发展。这些不足和问题,也正是我省城镇化发展的工作着力点和努力方向。
记者 谭晶纯 李汉勇(云南日报)
本文关键字: 查看更多

- 关注绿维文旅
微信号:lwcj2005
公众号:绿维文旅 - 创意经典·落地运营
文旅康养·特色小镇·乡村振兴开发运营服务商
好创意、可落地一流规划在绿维
新鲜资讯、原创观点、专题研究、实战案例,每天精选分享
相关阅读
- ·A股6家山岳景区中报披露,转型刻不容缓2019-09-25
- ·「脱贫攻坚」江口:奏响乡村振兴最强音2018-12-06
- ·崂山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出炉 提出四大核心产业2018-11-23
- ·打造“锦绣两岸·创新皖都”合肥绕城运河段 低空飞行等旅游值得2018-11-16
- ·雪峰山:将厕所作为风景来规划和建设2018-07-13
- ·海南无人岛旅游开发 商机与风险并存2018-07-06
- ·激发城市民宿活力 共享+体验是条好路子2018-07-06
- ·万亿体育旅游市场渐启,热潮背后暗藏隐忧和挑战2018-07-06
-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联合发出“嘉兴倡议”2018-06-29
- ·老年旅游市场亟待规范2018-06-29
旅游运营回答
- 特色小镇的发展架构有哪些?
- 1、以特色产业为引擎的泛产业聚集结构特色小镇主要聚焦自身优势的特色产业;[详情]